企业升级的误区
(一)把企业数字化与传统的信息化相等同。
企业数字化与传统的信息化有本质的区别:一是传统信息化主要涵义是“流程”的信息化,而数字化,主要涵义是“业务”的数字化。因此信息化主要负责部门是IT部,而数字化主要对象部门为业务部门,通常需要企业一把手来统筹。二是传统信息化更多的关注的是人和流程,而数字化强调的是人、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的连通与联动。
(二)、好大求全的问题:
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常常会购置软硬件环节出现好大求全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以归结到委托代理矛盾、缺乏科学调研、消费者心理作祟以及追求数字化广告效应等。据Standish Group统计 ,平均而言企业级软件的功能有超过60%都处于几乎不被使用或者完全不被使用的状态,企业在购置这些软件时往往只是凭借一时的直觉,觉得”可能会用到”、“有 总比没有好”, 然而不仅导致了前期项目实施周期的加长、成本的提高,还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复杂度提高、出错率上升,反而给员工造成了诸多不便,影响了最终的转型效果。
(三)、忽视培训和升级:
咨询与培训不应被简单视作产品的"附赠品’。企业若想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切实摸索出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就不能忽视咨询和培训的价值。如果还秉持以前的观念,只看重产品本身的功能,而忽视了定制化咨询的作用,也后期没有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迭代升级,无异于是在IT投入中“买椟还珠”,这也是导致许多企业在进行高成本的技术投入之后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未能达到期待的重要原因。